您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思政部 >

思政部

思政部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集体备课会——聚焦法治思维培养 探索教学创新路径
时间:2025-05-15 14:25  来源:思政部   作者:杜畅  点击次数:

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深化法治教育内涵,5月14日下午,我校思政部在思政部会议室组织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集体备课会,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培养法治思维”展开专题研讨。思政部主任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会,共同探讨教学难点与创新方法。

备课会上,《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杜畅老师首先发言。她提出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难点,部分学生因内容枯燥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她分享了“以案说法、贴近生活”的改进思路,建议教师结合社会热点案例和校园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互动性,也可以增加小品、情景剧等角色扮演活动,提高教学趣味性。

随后,与会教师踊跃分享教学经验。李宏刚老师认为,法治思维的培养需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加以案例分析与实践课堂的运用,辅之以人工智能工具,能够让学生真正把法治学习运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娄菲菲、孙玲玲等老师提议运用电影教学法,通过赏析近年来优秀的国产法治影片或短片引起学生对法治的兴趣,通过观影后的讨论与老师的讲解加深对法治的认识。吴宝、管明雪等老师提出可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也可以与学生分享身边真实法律案件等方式拉近理论与生活的距离;汤孟南等老师则建议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刑法、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等经典议题,提升教学效果;陈小虎老师强调要注重教学创新方法的长期落实,及时反馈。在热烈的讨论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法治教育应紧扣学生兴趣,突出实用性,助力学生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意识。

思政部主任徐达余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备课会的研讨成果,并强调要从法治思维培养路径、高危法律风险预警、法治能力提升工具包三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点和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教学方式,推动法治教育入脑入心。

此次备课会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思政部将整合会上建议,优化课程设计,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会后,全体思政课教师还学习了我省近年来高校师德违规典型问题的通报材料。

分享到:
上一篇:思政部开展《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专题学习   下一篇:没有了